採茶節
米、糖、茶、樟腦,是早期台灣重要的出口產品,時至今日,茶葉仍然是台灣的金字招牌之一,不管是烏龍茶、包種茶,都享有很高的口碑。
台灣的茶鄉多在山區,如阿里山、鹿谷、坪林,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但其中以春茶的品質最佳。
採茶工作多由婦女負責,其頭戴斗笠,再蒙上一塊布,穿上袖套,如此除了可以防曬,還可防止蚊蟲叮咬,然後將竹簍繫在腰間,以方便將採到的茶丟入,也較適合在陡立的茶園間穿梭。採茶是以拇指和食指夾住茶間幼梗中部,再將茶葉摘斷,這是一件辛苦,而且要心細的工作,所以,有些地區的人會在工作時用唱歌的方式來互通訊息或唱和,抒解工作的沈悶,當然,也會有採茶男女藉由歌聲來互訴情意,這樣的山歌擴散至一般人家,變成日常生活中的音樂形式,北部的客家人通常以山歌或採茶歌來泛指他們的民歌。
茶葉採收回來之後要先曝曬,然後炒菁、揉捻、乾燥,這些,現在都有機器可分憂解勞,但從前全靠人力,先以家中的大鍋翻炒,等到一定程度後再用手或腳搓揉成團,然後再炒,如此反覆幾次,再放在蒸籠中,用木炭慢慢烘焙烤乾,才能賣到市面上去。 清明掃墓
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清明節。
四月清明時節,萬物都顯得特別清爽明朗,全家趁此時光至祖先墳墓上清掃、祭拜,充分表現出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
其實,清明原非重要節日,大多附屬在寒食節(清明前一日)之下,直到宋朝之後,掃墓才成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民國之後,政府為紀念民族始祖黃帝,於是立法訂立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放假一天,以方便掃墓。
所謂「掃墓」,只是一種籠統的講法,在台灣,掃墓的方式很清楚地分為「掛紙」及「培墓」。
掛紙
掛紙又叫「壓墓紙」,也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紙」呈長方形,大抵有黃色、白色及五色紙等三種,泉州人多用五色紙,漳州人多用黃色紙。
掛紙之前,要先整理祖墳,除去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漳州人多將墓紙三張一疊地用小石頭壓在墓頭、墓碑及后土上,泉州人則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象徵為祖先的居處添換新瓦。
掛紙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
培墓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三年,當年有娶媳或生男丁的也要培墓。
培墓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五牲及菜碗祭墓。這些祭品通常包括豬頭、雞、魚、豬肉、魷魚等牲禮和麵龜(表長壽)、米糕(高昇)、鼠麴粿、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蛋,此外,還得準備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子孫燈,俗名又叫「香仔燈」,直徑約為四寸,所以也叫「四寸仔」,燈上以朱筆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才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培墓後要剝蛋殼丟在墳上,有象徵希望祖先「脫殼」或「蟬蛻」的重生解脫的意思。
揖墓粿 在古早,墓地附近的兒童只要聽到鞭炮聲便會圍攏過來,因為,培墓的人家會將祭拜過的紅龜粿、麵粿分給他們,如果不夠,便以硬幣替代,這種現在已鮮少見到的習俗叫做「揖墓粿」。此舉是希望住在墓地旁的兒童能幫忙看守墓園,並且不要在墓地上任意奔跑踐踏,是一種人情味的表現。農曆三月瘋媽祖節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上聖母「媽祖」的生日。
媽祖是台灣人信仰最深的神,各地都有恭奉媽祖的宮廟,因此,這天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向媽祖供上牲禮、奉獻演戲。尤其是農曆三月,許多地方舉行的天上聖母「繞境」,更有盛大的行列,沿途家家戶戶都會舉行路祭,在門前供上牲禮、上香、鳴炮、燒金拜拜。即使是沒有供奉媽祖的廟宇,信徒也要迎接來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