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日式料理手捲時,有種蔬菜你一定不會錯過,那就是蘆筍。翠綠細嫩的筍尖,加上海苔、美乃滋和一點生菜,爽脆美味的口感,令人一捲接一捲。平時,你是如何吃蘆筍?有沒有喝過蘆筍汁呢?
民國60年間,臺灣蘆筍的總生產量是全球首位,在農業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它卻不是臺灣的傳統作物。蘆筍屬於溫帶植物,原產於地中海岸,在歐洲栽培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被稱為蔬菜之王。民國40年臺灣開始種植綠蘆筍,十分成功,臺中、彰化、屏東、嘉義、雲林的沙土地區,是蘆筍的重要產地,甚至還加工製成罐頭,冷凍外銷。後來外銷市場變小,產地縮減集中在嘉義、臺南及屏東,其中以嘉義縣六腳鄉最大,每年4至10月是產季。在國際上,中國和西班牙是目前最大的出口國。
蘆筍不只有綠色,還有白及紫兩種。在生長過程中,筍尖露出地面就變綠,若覆蓋土壤讓它不受陽光照射,就會保持白色。歐洲人喜歡吃白蘆筍,臺灣較常見綠蘆筍。至於紫蘆筍,花青素含量很高,產季也更長,可以從3月到11月,有人覺得它吃起來更甘甜。
蘆筍含有很重要的營養素是葉酸,每100公克蘆筍的含量就足夠人體一日所需,其他營養素還有集中筍尖的維生素A、B1、B2及蛋白質,還有其他蔬菜較少見的天門冬醯胺,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被視為很好的養生蔬菜。不過如果加熱過高,葉酸會流失,所以快炒、汆燙比較能保留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蘆筍有清涼降火的作用,所以在夏天很受歡迎,適合作成沙拉。雖然蘆筍營養又好吃,但是普林含量也很高,是痛風患者要忌口的食材。
無論選購哪一種蘆筍,新鮮最重要。形狀挺直質地硬實、筍尖花鱗片緊密、表皮鮮亮光滑,嫩莖手折即斷,代表沒有老化。蘆筍的鮮度很快就降低,組織會纖維化而變硬,所以可以先汆燙後過涼水,就能冷藏備用;生的蘆筍可以用吸滿水的紙巾包住根部,直立放入冰箱,也能延長保存期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