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是夏天最常見的蔬菜,哪一種瓜是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可以涼拌也可以醃製?直切長條,環切成片,拍碎刨絲,都無損它美麗的顏色,從青綠淺綠到白色,漸層變化分明,甚至還能用來擺盤當裝飾。究竟是什麼蔬菜這麼神奇?那就是小黃瓜。
既然有小黃瓜,當然就有大黃瓜,它們其實應該稱為胡瓜,原產於印度,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據說隋煬帝因為忌諱胡人,才將它改為「黃瓜」。20世紀初期由日本引入臺灣種植,3到11月是主要產季,產地在苗栗、臺中、南投、臺南、花蓮,而冬天則以高屏地區較多,幾乎是全年都能生產。胡瓜品種很多,除了有大小之分外,外形也有點不同。小黃瓜要在果實還幼嫩時採收,那時凋謝的花朵還附著在果實上,所以也被稱為花瓜,吃稀飯時最常見的醬菜花瓜,其實就是小黃瓜。它的表面有突起的嫩刺,如果刺一摸就斷,代表小黃瓜非常鮮嫩好吃。
小黃瓜成長期很短,果實長得超快,大概2至3個月就能開花結果。水分很多,占了90%,吃起來鮮脆多汁。它含有豐富的鉀,可以促進體內廢物和鹽分排除;還有維生素C,有美白效果,有愛美的女生會拿它來敷臉。最特別的是含有丙醇二酸,可以抑制醣類轉化為脂肪,再加上纖維質與高水分能促進體內環保與腸道蠕動,脂肪就不容易停留沉積,而且每100公克只有15大卡的低熱量,讓它成為減重的好幫手。
在炎熱季節裡,口感清爽、多汁的小黃瓜,是消暑降溫又能簡單料理的好食材。因為它生食的味道比較好,因此選購時更要講究新鮮,長度約14到18公分,直徑約3公分,瓜條新鮮、粗細均勻,外皮刺狀凸起明顯,顏色為青綠或淺綠的小黃瓜較為幼嫩。記得用流動的水多清洗幾回,用軟毛刷輕輕刷洗,可以減少農藥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