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時光來點清脆的竹筍沙拉、涼拌小菜,不用在廚房揮汗也能端出一桌豐盛。每年到了夏季,就是竹筍盛產的季節,臺灣的竹筍以綠竹筍、麻竹筍、桂竹筍、孟宗竹筍四種最為常見。其中,又以綠竹筍的體積大小最剛好、適合做成涼拌,吃起來清爽又脆甜,因此在市面上廣受大家喜愛,又被稱作初夏的「高纖綠寶石」。
端午節後、立秋節氣前,就是品嚐綠竹筍的最佳季節。早採收的綠竹筍甜度較高,而晚出產的則纖維質太厚,把握最適合的5~9月來享用,不僅口感佳、熱量低,吃起來脆嫩又甜美,還可以與排骨或肉類一起燉煮解油膩。
▲ 綠竹筍外形像牛角。
滿滿膳食纖維 幫助消化增強免疫力
綠竹筍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臺灣的綠竹筍產地以新北市面積占全國最大宗,主要產區為八里、五股、三峽,其次是新店、深坑、和平溪。它的外型矮胖,像牛角型一樣頂端會彎曲,筍殼通常呈現光滑、金黃色,筍尖有一層一層的苞葉裹著。由於竹筍是竹子長在地底下的嫩莖,所以一般來說鮮採的綠竹筍會帶點泥土,切口處還會帶點水分。
綠竹筍除了擁有豐富膳食纖維外,還富含維生素C、鉀、鈣、鎂等礦物質,不但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而且綠竹筍的纖維質細嫩、口感脆甜又屬於低熱量蔬菜,很適合涼拌吃,搭配肉類熱炒、煮湯都很合宜,是相當適合減重、減脂的好食材。
▲ 選擇有機、友善綠竹筍,吃得更安心。
如何挑選不苦澀的綠竹筍 保鮮嘗美味
一般人購買綠竹筍時,最擔心買到會苦澀或者纖維質太粗的筍子。其實竹筍會苦,主要因為它受到陽光照射時會產生「紫杉氰醣苷」,這使它吃起來略有苦味。而筍子破土而出時如果照到太陽,筍子尖端就會呈現綠色,像戴上小綠帽,所以挑選竹筍時盡量避免筍尖有綠色色澤,買回家後盡快煮沸殺青,就可以減少苦味發生的機會。
買到新鮮的綠竹筍後,可以先用清水將筍殼表面的泥土洗淨。整支筍不要去殼,連殼帶筍一起用滾水煮過,更能鎖住筍肉的水分和甜度。煮熟後,筍子的外殼也會更容易剝去。殺青後的綠竹筍可以連水一起冷藏保存,延長鮮美度,但仍建議盡早吃完。
如果不小心買到戴綠帽的綠竹筍也別擔心,可以用紅燒、滷味、三杯醬炒等方式蓋過苦味,或者用鹹鴨蛋、辣椒拌炒作成金沙綠竹筍。有時,微微的苦味反而會讓料理更增層次感,有機會不妨一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