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溫室(全年) 彩葉芋(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賞桐花 賞櫻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盛開的木棉花 螢火蟲 孤挺花(春天) 吃西瓜 藍染(全年) 金麥浪 玫瑰(春天) 鴨稻(全年) 豔麗緋紅色的山櫻花林 賞鯨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三月份 春分 伴著轟隆的雷聲、細雨和蛙鳴,終於盼到了春天,水稻也長大了些 金針花 桑葚(春天)
魚從海洋游到餐桌 洄遊吧帶你親自體驗
facebook分享
 

黃紋綺創立「洄遊吧」帶領小朋友懂得識魚、食魚。  一年四季,太平洋為花蓮七星潭帶來至少超過30種的野生魚獲,這也是當時黃紋綺阿姨在創立「洄遊吧 FISH BAR」前,花了一年的時間與當地漁人互動,學會認識魚種,判斷新鮮肥美,甚至如何殺魚,然後把這些點點滴滴化為網站上的食魚教育,希望更多人懂得吃魚,了解背後每條魚背後的故事,以及魚與大海的關連,重視漁業與海洋環境的永續未來。

  黃阿姨的舅舅在七星潭從事定置漁業,小時候放假的日子,大海就是她的遊戲場,因為對海洋的特殊情感,大學又念的是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對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就比別人多了一份關心。


  不過度捕撈,才能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所謂的定置網是固定好網具,設好陷阱,有些魚會游走,跑不走的魚就留下來了,所以每一回能抓到的魚都無法預料。相對過度撈捕的竭澤而漁,對海洋的永續生態相對友善。黃阿姨就與當地三家定置漁場合作,洄遊吧所推的潮體驗,就會到各漁場實地舉行,像摸魚趣,就從漁獲捕撈、如何拍賣、觀察魚產到教導如何殺魚、如何做成好吃的料理,包含從海洋到餐桌的全部流程,親眼看親手摸,才能將人與海洋的關係更緊密的串聯。

  洄遊吧更與漁場合作魚產的生鮮販售,將捕撈的當季魚類,經過篩選分類,絕不販售「臺灣海鮮指南」紅燈所指產量稀少的水產品,依適合烹煮的方式,去鱗去鰓去內臟,真空處理成全魚或魚片包裝,上網訂購後冷凍宅配送到家。最特別的是隨著水產附有相關的知識與處理烹調的小技巧,掃描QR cord還可以連接洄遊吧網路平臺上豐富食魚教育的教材。黃阿姨說,小朋友可以先了解魚怎麼來,從外型、特徵甚至牙齒,去認識自己吃的是什麼魚以及它所生存的海洋環境;然後是如何把魚做的好吃,魚刺在哪裡,了解之後就不會覺得吃魚麻煩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農村,而黃阿姨也算是漁青返鄉,更參與公益深耕當地,回饋外公外婆的家。洄遊吧也與7-11合作小小魚達人的親子闖關活動,由親子一起尋找架上與魚相關的產品,回答是由什麼魚做的,它的外型如何,在臺灣能不能捕獲等問題,寓教於樂的內容有趣又有意義。

小朋友穿起圍裙,學著自己處理魚。  洄遊吧從FB建立洄遊新知,然後藉由與大家的互動越來越廣,再從線上變成實際體驗,甚至有人參加活動後覺得魚好吃,又進一步促進鮮撈與網路採購,黃阿姨將觀光、推廣食魚教育到保護海洋資源的心願,一步步實踐。

 

圖片來源:洄遊吧 FISH BAR 黃紋綺

 

發布日期:108-12-11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著色畫
農場趴趴走
桌布下載
我的學習單
元氣料理
i玩魔法書
市集走一回
Mita漫畫
二十四節氣
Mita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