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光國小位於原臺中市邊陲,離塵不離城,從2001年動工興建,2003年陸續完工啓用,校地約1.79公頃。學校與周遭許多農地一直有著美好的關係,老師會帶著學生走出校園,和依季節耕作的稻農、菜農、果農鄰居們請教與合作。學校也有一小塊由家長提供的園地,一次可以容納約2個班級進行課程。老師和學生一同挖土、種麥、種蔬菜、採收桑葚、養雞、控窯、觀察螢火蟲……,很在地、很親土的生活與成長。 直到2012年,學校附近社區被大規模徵收,社區重劃,東光國小的師生看著農夫鄰居一個一個離開,農地、果園一片一片消失。雖然農地消失了,但是東光國小並沒有停止食農課程,反而堅持讓蔬果、花草和大樹從校園深入到孩子們的家庭裡,重新活出光彩。 開啟另一片夢幻菜園 為了使學生有更多親近土地的機會,學習愛鄉愛土,東光國小結合各學習領域課程做創新,在2016 - 2017學年度分別申請臺中市政府低碳辦公室「城食森林」、觀樹基金會「校園食與農」和教育局校園食農教育計畫,解決了都市學校無農田土地的困境。 學校把頂樓空地改造成菜園,有正方形木框整齊劃一排列,又有計畫補助的屋頂木框,學生管理照顧方便,當季作物播種後,能夠得到充足的日照,放眼望去生氣蓬勃,無限生機。 為了讓學生學習正確的飲食觀念和培養動手做技能,食農教育依學年進行規劃「食農和食育課程」,除了種植當季食材,讓學生了解作物成長歷程,並結合環境教育教導學生不施農藥和化肥的栽種法。在食育教室裡學烹飪上餐桌,並以營養均衡為食育教育的主軸,烹飪實作學習合作能力,如此美好的食農教育持續至今! 米食危機中尋求轉機 由於現代人飲食西化與速食方便,在盛產稻米的臺灣,米食文化正日漸衰微,於是東光國小以全榖雜糧為主題,學年融入課程安排各種實作體驗,如:二年級結合「生活─奇妙的種子」和「自然─泥土與螞蟻」課程從養土堆肥開始、認識種子和種植四季豆,進行完整的農事實作後,再加入菜園種植的當季紫、黃、白、紅色等蔬果和米穀粉烹飪製作「豆豆雞米pizza」。 三年級結合「自然課程」依植物部位和栽種方式選種當季作物,在葉菜收成(莧菜、小白菜和空心菜)時教導孩子認識雜糧根莖(樹薯、地瓜和白米)加工的粉態食材,並調製粉漿製作臺灣傳統小吃「蔬菜煎」。 四年級結合「語文課程」和「自然課程」種植「桶稻」瞭解稻米從播種、分孼、孕穗、收割脫穀到碾製成白米的過程,並結合食育課程烹飪製作米食點心—米漢堡和蘿蔔糕。 高年級與「社會領域」課程結合種植小麥,並深入探究臺灣小麥和稻米的自給問題、糧食危機和研究小農品牌等議題;餐桌的食育課程則是將米取代部分小麥進行米麵包和米麵條的製作和烹煮,課程讓學生了解在地食材的文化價值。配合創意料理課,把稻米從田間帶到餐桌,從「糧食」變成「良食」,讓稻香飄揚在東光的校園內。
食育課程讓學生吃到自己種植的美味外,也培養其他能力,課程裡安排了解說和體驗,讓學生發現問題、找出答案、想出辦法。在三年級的「蔬菜pizza飯餃」中,學生們分組分工合作,把蔬菜截切、剪段、烹煮和燴醬,判斷滾燙沸騰的時間,學習蔬菜烹煮的先後順序,並利用新鮮番茄燴煮醬汁。 而在揉麵糰時,學生說:由粉料揉成的麵糰不好桿,擀麵棍桿的厚薄度不一,在包米飯餡料時,醬汁容易溢出,使麵皮難以捏和且密合不足。這些問題,是需要透過自己動手做,才會知道,原來皮薄、皮厚會影響料理,而餡料的比例也會影響食物的美味程度!整個課程,學生們不僅嚐到食材原味,更具備辨識健康的食物味道。
「做中學」的過程中,學生體認餐食製作並非容易,發現了原本認識的食物有更多變美味的可能,也看到主動分工、齊心合作完成的能量,這是在食農融入生活中的成長與改變。 在2018 - 2019年度執行成果,在教育局和農糧署的評選上獲得全市和全國特色績優。東光國小未來將持續推動,期望能繼續延伸,結合多元、多面向融入課程,讓孩子做中學,實踐RICE精神,並擁有創客精神與健康快樂人生!邀大家一起感受東光國小在食米、食農和食育教育活動裡的美好。
FB粉絲頁:東光「稻」現∞「米」好食光 圖文來源:臺中市北屯區東光國小 營養師 洪菱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