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管芒花(10.01~12.31) 藍染(全年) 曬秋柿(10.01~12.31) Mita包裝烏魚子 焢窯(10.01~12.31) 賞煙火(10.01~12.31) 新年好(10.01~12.31) 溫室(全年) 芒花隨風擺盪就好像是波浪一般 搓湯圓(10.01~12.31) 鴨稻(全年) 金黃色、雪白色的杭菊佈滿整地 十一月 小雪 天氣轉涼,金黃稻穗低著頭,靜靜等待豐收的那一刻
自然農法從小紮根 蕉埔在農耕中學習
facebook分享
 

青菜大豐收,辛勤的耕作終於獲得回報了!  蕉埔國小是位於苗栗縣火炎山腳下的偏遠小學,學生的家長大部份務農,其中多用慣性農法。觀樹基金會「裡山塾」,幾年前搬到蕉埔里與學校為鄰,致力推廣自然農法改善環境,輔導農友盡量減少除草劑及農藥使用,但加入的農友並不多,效果不彰。李文華主任靈機一動,改變大人觀念較難,就從小學生紥根,於是把自然農法帶進學校,將種植課程發展為特色課程、校本課程,讓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結合、與地方結盟更具意義。

過程~鬆土、堆肥、栽種、澆水、除蟲、收成、醃製~親力親為

  12年國教的精神重視素養導向課程學習,強調在真實情境學習。蕉埔國小四年級自然課「食物的保存方法」單元,將其融入食農教育課程,設計了「醃製酸菜」、「晒蘿蔔絲」兩小主題,讓學生能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從種植開始,學生鬆土、整地,到規劃一畦一畦的菜園都親力親為。每個人賣力地挖,奮力地耙,與土地愈親近,就愈能體會家長們務農的辛苦,更能連繫兩代的情感。

有的彎腰、有的蹲著翻土。 鋪上稻梗,讓菜苗有個舒適的家。

  為了打造一個舒適又肥沃的床,師生合力將生廚餘混進泥土裡,計量生長的距離,規劃間距,才把一株又一株嬌嫩的幼苗移植到菜畦上。栽種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學問很大,要小心地從苗底往上推,不能粗魯地從上面拔,否則幼苗會斷頭喔!

  種植完成後,原本單調的土畦裡添上許多綠意,心情也跟著飛揚起來。用無毒栽種法吸引了昆蟲來覓食。不論是小菜蛾,還是斜紋夜蛾都來搶食,有的只吃葉子,有的會使植株腐爛,所以每天都要細心觀察並防治害蟲,學生們輪流守護,期待有好收成。

  經過約50多天的呵護,終於可以採收青翠又飽滿的芥菜,有的已經結了圓圓球心,有的只顧伸展長長的葉子,每株都長得有特色。同學們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輕輕剪下根,開心地採收。各個笑臉逐開,抱著鮮嫩翠綠的青菜合影,感覺好踏實、好滿足。在採收了九成的芥菜後,如果有幾株還未成熟,就留著往後煮芥菜雞湯。

翻開葉子,仔細看背後有沒有蟲。  早上採收的芥菜經過陽光一天的曝曬變得軟趴趴的,原來是要經過「日凋」這樣將它加入鹽巴搓揉時,菜葉才不會折斷。老師指導學生計算鹽巴的比例後,運用工具仔細地測量使用量,學生們各個捲起袖子大展身手,成為醃酸菜高手。他們用心地為芥菜按摩,均勻加料,直到芥菜全身溼淋淋,好像泡過水似的,才將它裝入陶甕,到此就大功告成!

 

感恩地主、佩服先人的智慧、期待傳承好味道!

耐心等待,才能吃到美味的醃菜。  感謝徐清琳先生提供學校操場旁的休耕農地,讓學生方便就地照顧。這學期除了成功體驗自然農法的栽種技巧,還學會先人儲存食物的方法,讓人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不但能吃得安心,也為守護環境盡一份心。期待開陶甕的好時機,傳承好味道!

 

 

圖文來源:苗栗蕉埔國小 邱馨節老師
 

發布日期:108-12-13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二十四節氣
自然科學館
歷史文化館
Mita愛卡拉
秋季植栽
下載行事曆
夏季植栽
市集走一回
著色畫
活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