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Mita包裝烏魚子 鴨稻(全年) 溫室(全年) 曬秋柿(10.01~12.31) 藍染(全年) 焢窯(10.01~12.31) 金黃色、雪白色的杭菊佈滿整地 新年好(10.01~12.31) 賞煙火(10.01~12.31) 管芒花(10.01~12.31) 搓湯圓(10.01~12.31)
 
 
  推對食農教育的一百種作法
  結合各界資源 食農教育更全面
  領先一步的食育小學堂
  認識食材有方法 地產地消最安心
  溫柔的飲食革命 幸福農莊建構的幸福餐桌
  營養午餐吃有機蔬菜 查詢系統讓家長放心

食農教育 田野教會我們的事

認識食材有方法 地產地消最安心
產銷履歷標章,讓消費者可以查詢產地、生產者與生產紀錄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每天吃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嗎?答案只是農人種的,從店家買來的這麼簡單而已嗎?

  其實,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在食品加工、運送的過程中有許多複雜的原因可能會影響到食物的品質與保存狀況。再往上看,我們也不清楚這些食物是在什麼環境下種植、生長,更別說吃下肚後會對人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了。所以,想要吃到安全又健康的食材,消費者就必須瞭解自己吃的食材是如何栽種?從哪邊來?怎麼吃最適當?

  農委會在2007年起推動的「產銷履歷」就可以幫忙追溯食材來源。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掃描產品上的產銷履歷標籤,或世上網到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輸入追溯碼,就可以知道食材的產地、生產者與生產紀錄,順著這些紀錄追蹤這些取得產銷履歷的食材,在到達消費者手中前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是追溯食材來源的保障之一。

  除了查詢產品包裝上的產銷履歷標籤外,選擇產銷履歷溯源餐廳,或是綠色友善餐廳,也都能查詢到當天餐點食材的產地、生產者與生產紀錄,讓消費者可以清楚知道今天餐點的食材來源。

  除了餐廳與消費者,食材供應商也能關注食材的生產方式。例如從事水產貿易的湧升海洋集團就要求合作漁民必須採用友善環境的養殖方式。經營毛豬屠宰、肉品加工的信功實業,也非常重視產品的生產過程。他們使用的肉品來自於長期合作的契約牧場,每頭豬隻的狀況、來源、品種,甚至是基因來源、販售去處,都能清楚掌握。

在地食材好處多,新鮮,又能支持在地農業

  包括產銷履歷、溯源餐廳,還有農夫市集等等,都是為了要讓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更透明,消費者就能吃的更安心。但最好的方法,還是選擇食物里程最低的食材。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長程運送的交通工具,像是船、火車、汽車或是飛機等都需要使用能源。而在運送過程中,儲藏食物也會耗費能源,因此,不同的食物里程會產生不等量的二氧化碳,影響溫室效應。選擇吃在地食材,不但減少食物里程對環境的影響,而且食材新鮮,又能支持在地農業,可說是好處多多。

  為了更提昇食品安全,農委會推動追溯履歷與地理標章,用來區隔國產與進口的農產品,讓消費者更清楚食材從何處而來,以及他們生產方式。下一次,在選擇食材的時候,就可以透過吉園圃、CAS、產銷履歷、有機農產品等標章來選擇安心、健康的食材。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下載行事曆
自然科學館
桌布下載
春季植栽
農業生活館
Mita漫畫
季節旅遊
Mita愛卡拉
歷史文化館
農場趴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