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孤挺花(春天) 吃西瓜 賞鯨 螢火蟲 鴨稻(全年) 桑葚(春天)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彩葉芋(春天) 賞櫻花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盛開的木棉花 藍染(全年) 玫瑰(春天) 四月份 清明 農夫忙著挑水灌溉,悉心照料茁壯中的水稻,孩子們也在田間嘻笑撈魚蝦 金針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金麥浪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溫室(全年) 賞桐花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植物達人動物達人
結合社區力量打造生態蝴蝶村

  來到臺東縣鹿野鄉龍田村,站在李元和老師的自家庭院裡,就能看到成群蝴蝶在面前翩翩起舞,遠從臺北到臺東定居的李老師,在本期的名家觀點中分享如何打造蝴蝶生態村。

數十年的蝴蝶情緣

   30多年前,為了追求幽靜恬淡的生活環境,我帶著新婚妻子放棄原有優渥的工作環境,從臺北來到當初被稱為「後山」的臺東從事教育工作,這決定讓周遭親友驚訝不已,雖然我求學時間都待在臺北、臺中等大都市,其實我對兒時的鄉村生活念念不忘。

   小時候苗栗老家有個大花園,有次意外發現一個金綠色的蛹,懵懂未知的我只因好奇心作祟,把蝶蛹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沒想到幾天後家人告訴我,蝴蝶早已破蛹而出,展翅飛走,而我竟然錯過了,也或許因為這段際遇,讓我後來投入蝴蝶生態營造的工作。

從生態教學到復育工作

   雖然我畢業於中興大學畜牧系,但直到來到臺東後擔任生物科的教育工作,我才真正開始系統化地接觸與蝴蝶有關的知識,由於鄉下教學資源較為缺乏,為了帶領學生實際瞭解蝴蝶生態,我教導學生親手製作補蟲網、三角紙等工具,卻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隨著經濟發展,環境破壞已影響蝴蝶生存,於是我與妻子萌生復育蝴蝶的念頭,從自家庭園開始種植可供蝴蝶繁殖的食草植物以及供成蝶採食的蜜源植物,包括馬兜鈴、歐蔓、馬纓丹、長穗木、玉蘭花等數10種植物,為蝴蝶營造一個適合生存及繁衍的環境。如今在我家的花園內,終年常見10多種蝴蝶翩翩飛舞,就連保育類的黃裳鳳蝶也時常到訪,並在園中產卵、結蛹,這情景讓很多昆蟲學專家刮目相看。

推動社區營造打造龍田蝴蝶村

   結束了20多年的學校教育工作,我在民國89年退休,將這股對蝴蝶的熱愛,結合了社區營造工作,與當地村民成立「龍田蝴蝶工作坊」,大規模地展開蝴蝶復育,教導村民如種類辨識、培育技術等常識,經歷幾年後的苦心經營,龍田村已成孕斑y超過30座的蝴蝶花園,蝴蝶種類多達上百種,樺斑蝶、紅紋鳳蝶、玉帶鳳蝶、青斑蝶等都是常見種類,龍田村因此成為國內著名的蝴蝶村。工作坊現今已改組更名為「台東縣龍田蝴蝶保育協會」,由我來領軍,不定期地對外進行蝴蝶生態教育及導覽解說,吸引更多喜愛生態的遊客,及國中、小學來此進行校外教學。

親身體驗學習尊重生命

  「從飼養蝴蝶的過程,親自觀察蝴蝶精彩的一生,會讓小朋友學習尊重生命、及對大自然的珍惜,這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生命教育。」從多年的導覽經驗裡,我發現有很多學生、甚至成人都對昆蟲心生畏懼,那是受後天錯誤的教育影響,其實除部份蛾類幼蟲有毒外,大多數的蝴蝶幼蟲都是安全無虞,因此我在進行校外教學時,除傳達正確知識外,特別強調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自觸摸蝴蝶幼蟲、觀察蝶蛹,同時鼓勵並指導老師與學生學習飼養蝴蝶,不但可讓學生印象深刻,對於實際擔任教學或導覽工作的人也有很大幫助。

  「有沒有瞧見那隻琉球青斑蝶尾巴倒勾在葉背上,她正在努力地孕育下一代唷!」對我來說,蝴蝶的復育工作一點都不難,現在開始都不嫌晚,只要用心復育,「蝴蝶在我家」真的不是夢!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1282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農場趴趴走
活動花絮
自然科學館
Mita好朋友
田園傳書香
元氣料理
探訪農村
夏季植栽
二十四節氣
秋季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