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賞鯨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彩葉芋(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賞櫻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桑葚(春天) 鴨稻(全年) 孤挺花(春天) 玫瑰(春天) 盛開的木棉花 藍染(全年) 螢火蟲 金針花 賞桐花 吃西瓜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金麥浪 溫室(全年)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植物達人動物達人
米王林龍山 把米當小孩看顧

  顆顆飽滿稻米褪去外殼後,在光線照射下透出晶瑩剔透的誘人光采,煮過後米香陣陣,粒粒分明的白飯泛著一層透光的亮,在嘴裡反覆咀嚼仍可感受到米飯的Q勁與香甜,這就是奪下第三屆全國冠軍米品質競賽的冠軍米,由臺東縣池上鄉的阿美族原住民「米王」林龍山所種出的。

  當問到這位新科米王,種出冠軍米的秘訣,他就只說了這麼一句:「用愛心與關心、把米當小孩看顧!」

◎把米當小孩看顧

  池上鄉位於花東縱谷中部之南,海岸山脈屏障於東,中央山脈雄峙於西,兩山脈之間有廣達八千多公頃、由新武呂溪所沖積出的平原。純淨的山泉水成了這裡農作物的最大恩賜,加上池上這裡的土壤屬於有機質豐富、微量元素與腐植酸多的重黏土,是塊營養豐富、保水性高的土地;而雙邊縱谷帶來的落山風剛好可以為稻米除去露水所帶來的濕氣,大大減少稻膝肵f機率,這便是蘊育冠軍米、池上的優越條件。

  林龍山世居於海岸山脈下,從祖父輩就開始種稻,至今已三代,從小他就在農田打滾長大的,他從來不曾想過自己會離開這片養育他生長的農地,跟隨著父親者腳步,理所當然的繼承起這塊農地;林龍山表示:「種稻無他法,就是要把稻米當小孩看顧。」一日三巡,仔細檢查每一株稻子,是林龍山每天的日課,若是一天沒去,就覺得全身不對勁,彷彿比一天沒吃飯還要令他難以忍受;打著赤腳走在濕黏的農地裡,用心觀察著田間的任何狀況,一株株查看稻鞘及葉片是否有染到水稻殺手紋枯病,或者是任何會危害到稻子的病變及害蟲,除此之外,有時還會用手將稻穀仔細地在指尖擠壓,檢查稻米的飽滿度,如果擠不出乳白色米漿,那可就是虛有其表的空包彈囉!反之,如果米漿越多,代表這株稻米越飽滿、米粒越碩大,也就是越好吃。

  每天光這樣巡上一趟,來回就得走上30公里,但他仍然清晨5點天一亮就起床到田裡,吃過了午飯,又下田去忙碌,日覆一日,忙了幾十載,卻絲毫不嫌累,依然理所當然地看顧他最愛的稻田。

◎不斷汲取新知與土地共存

  農事十分龐雜,田間的草需整平、無雜草、稻子不能過密集不然透氣性差,而當下雨時,空氣裡的氮氣多,肥料裡的氮就得少一點……等等,這些細微末節,累積起來就成了稻米美味的關鍵,而林龍山對於這些細節更是絲毫不曾放過,農民或許有著大而化之的老實個性,但如果是談到自己所耕種的稻子們,他可是比誰都還要細心計較,就是深怕這些用心照顧的稻子們,有任何一絲的閃失。

  捨棄早期以大量農藥求產量增加的做法,林龍山以半有機法與土地取得平衡,他先以有機法做底肥,讓土壤增加養份,甚至還將自己種的現採番茄倒到田裡當作有機肥,讓稻子吸收進充足的茄紅素,增加它們的營養,使稻子長得更加健壯。

  除了本身長年的經驗外,林龍山也不斷與其他米農齊聚分享彼此經驗,互相學習、解決困難,因此在林龍山的家裡,總是可以看見許多農民來這邊聊天,林龍山笑說:「我們可是很認真地在『聊天』,不是在聊沒營養的喔!」;與自然共存,不斷汲取知識,就是這位深居山中的老農夫林龍山的稻田哲學,也是冠軍米之所以奪冠的原因吧!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1840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Mita好朋友
Mita漫畫
季節旅遊
元氣料理
Mita愛卡拉
秋季植栽
歷史文化館
二十四節氣
市集走一回
下載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