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賞鯨 牡蠣(夏天) 紫錐花(夏天) 金麥浪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鴨稻(全年) 金針花 溫室(全年) 梨子(夏天)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吃西瓜 藍染(全年) 賞桐花 竹筍(夏天) 賞櫻花 茉莉(夏天) 夢幻的藍紫色繡球花 野薑花(夏天) 螢火蟲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植物達人動物達人
最佳品飯員─李健捀

  以農立國的臺灣,由農委會在各區設置農業改良場,工作內容以農業方面的研究、推廣為主。臺中農改場的李健捀博士說,解決農民在栽培作物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是他的義務,除此之外,李健捀還有一項聽起來十分有趣的任務,就是「吃米」。

  走進臺中農改場稻作研究室的「品評室」,立即被十幾個電子飯鍋吸引住目光, 李健捀平時就是在這裡「品米」。不光只是把米吃進肚子裏這麼簡單,李健捀還肩負新品種挑選、命名的重要責任。在全臺灣唯一的稻作研究室裏,對於送到臺中農改場進行品評的新品種米,必須要謹慎的做出適當品評。與對照用的品種比較,口感至少要有相同的水準,再搭配上其他條件,例如更容易栽培、對抗病蟲害,這樣的新品種才具備命名的資格。

  一般市售的小包裝米,是大部分稻米的銷售管道,而消費者最先看到的稻米外觀,就是由品種所決定的。指尖朝著一粒白米,李健捀說:「有的品種真的可以透明得像玻璃一樣!沒有心、腹、背白。」原來小小的一粒白米,也有分前後、腹背。不過,米粒外觀的美麗,與吃起來的口感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倒是大家應該都有一樣的經驗:剛買的米在第一次開封食用時最好吃,如果不放冰箱保存,吃到後來的口感就沒那麼好了,稻米的新鮮度是影響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健捀說,分辨新米和舊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稻米的混沌程度,顏色越不透明、呈現混濁狀的,就是放置比較久的「舊米」。

  李健捀表示,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育種家,都希望在碾米品質、白米外觀、烹調及食用品質這三樣品評標準上,都能達到十全十美。雖然在目前非常困難,但現在的生物科技日趨進步,基因改造研究透徹,完美品種的出現,在未來不是不可能的事。

  臺灣的第一級產業向來以鄰國日本做為效法對象,但在尚未落實「稻米產銷分級收購、銷售」 的臺灣,農民辛苦種植出的良質米,價格與一般米是差不多的,而在試種的前三年還得承擔風險,於是農民種植良質米的意願一直無法提升。在這樣的環境中,李健捀一樣得鑽研稻米,教導農民正確的栽植方式。臺灣稻農一直以來都秉持著「以量取勝」的種稻觀,要讓他們改變成為「重質不重量」,還需要多方的努力。

  許多農民習慣大量施肥和用藥,施肥過多會造成分蘗過多、結穗時間拖長,影響收割,而且不能上市的碎米和青米量也會增加;至於施用農藥方面,不管需要與否,農民總是習慣「防患於未然」,不管生什麼病,都未卜先知的施用多量、多樣藥物。「其實,正確而且少量的使用農藥,生產出來的稻米經過檢驗,是完全不會有農藥殘留的。」但是要讓農民減少農藥、肥料的用量,也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

  回憶起民國六十年代,李健捀說:「當時田間的生物突然全部消失,為了消滅福壽螺而使用的農藥都很毒,不但生活在田裡的青蛙這些生物都死光,只要腳上有個傷口,踏進噴灑農藥的稻田,整隻腳都會潰爛。」李健捀一直很想把當時的田間環境找回來,讓這一代的年輕人知道,真正的稻田也是個擁有豐富資源的生態教室。

  彰化縣芬園鄉的嘉興地區,一群有相同想法的農民們,正準備成立「芬園鄉有機農產集團栽培區」,在十幾公頃的土地上,由李健捀負責輔導,實施有機農法進行作物栽培,面積越大,所種植的作物種類越多,相對改變的生物項也廣,而病蟲害間接更佳容易控制。這裡沒有工業污染,又恰好是烏溪上游,擁有清澈水源,能夠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中,找到這群願意以天然環境、有機栽培理念為主的農民一齊努力,的確是很難得的,這也是李健捀目前最掛心的事之一,「在我退休前,希望能看到這個園區完整的成立,那就不枉我一路走來的努力了。」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3603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活動花絮
桌布下載
市集走一回
下載行事曆
Mita好朋友
春季植栽
二十四節氣
Mita漫畫
田園傳書香
著色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