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藍染(全年) 金麥浪 賞桐花 鴨稻(全年) 溫室(全年) 賞櫻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茉莉(夏天) 夢幻的藍紫色繡球花 野薑花(夏天) 紫錐花(夏天) 梨子(夏天) 賞鯨 Mita包粽子,把喜歡吃的料都包進去 吃西瓜 竹筍(夏天) 螢火蟲 金針花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牡蠣(夏天)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自己挑魚翅!從此愛吃魚
facebook分享
 

聊解餐盤中的食物

        從2012開始,臺灣的捕魚業太過濫捕的消息接踵而至,捕魚的方式也影響魚類生態,導致台灣周圍的漁貨越來越少,為了還給海洋一個健康的生態體系,我們開始慢慢地調整捕魚的方式,去了解怎麼捕魚是最環保的方式。當然對於環境的幫助我們也可以從吃的部分盡一份心力,本篇文章要教大家怎麼吃魚,和為什麼吃魚可以幫助環境。

了解餐盤中的食物

為什麼要學會吃魚

        對於環境保育的議題,其中一件事情就是魚類的浪費,地球上為了要能夠讓人們吃到魚,會有過多的魚類被濫捕濫殺,但是會有沒吃完的部分就被丟掉造成浪費,所以怎麼把魚肉吃得恰到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對環境保育的第一步,那要學會怎麼吃魚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魚的結構、哪些部位可以吃我們才知道該怎麼吃魚。

海洋資源過度利用

魚的結構

        這張是魚的剖面構造,魚主要分成魚頭、魚身、魚尾。魚頭是由魚嘴巴、魚鰓、眼睛和魚的臉頰組成,魚的身體主要是上下幫助於穩定身形的魚鰭、左右兩邊幫助於轉彎的魚鰭還有裡面我們切開來才看的到的內臟,最後魚的尾巴就是由後面稱為尾鰭幫助魚前進的構造主成,通常我們餐桌上的魚是經由市場的魚販,或者家裡煮飯的爸媽已經處裡過的,所以我們在桌上看不到魚的鰓和內臟。

魚的結構

吃魚的步驟

        那我們這邊說明怎麼吃魚!首先我們要把魚鰭去掉,包含上下跟左右面的魚鰭,再來我們用湯匙壓住魚頭跟魚身的中間,從魚身上下的中間線往尾巴的方向劃開來,然後我們把劃開的這面魚肉吃掉!把這邊要注意魚的肚子裡面會有魚刺,所以下半部我們要小口小口吃,吃乾淨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魚的龍骨,我們就把魚尾巴連接身體的部分斷開,把龍骨整根挑起來,我們就會看到魚的另外一面魚肉,再把另一面的魚肉吃乾淨,這之後我們會看到剩下魚頭、龍骨和魚尾巴,魚頭是可以吃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吃魚頭,這篇文章我們就不多介紹了,魚鰭跟魚尾我們不吃,因為這兩個部位都是魚骨組成,吃下去可能會傷害食道。

步驟一步驟2步驟3步驟4步驟5

        最後,這幾年開始推廣的食農教育主要目的是希望人們可以不要過度浪費地球的糧食和資源,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知識,要透過這樣的推廣讓地球的環境和資源可以永續發展,讓我們一起為了永續環境學習。

 

發布日期:113-06-13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Mita漫畫
活動花絮
探訪農村
歷史文化館
農業生活館
田園傳書香
著色畫
自然科學館
春季植栽
下載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