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賞櫻花 野薑花(夏天)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牡蠣(夏天) 鴨稻(全年) 吃西瓜 賞鯨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茉莉(夏天) 溫室(全年) 梨子(夏天) 賞桐花 金針花 竹筍(夏天) 紫錐花(夏天) 金麥浪 藍染(全年) 夢幻的藍紫色繡球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螢火蟲
花樣時代 臺灣花布
facebook分享
 

花樣時代 臺灣花布

週末Mita去逛市集,看到有一個攤位布置各種花布,引人注目。走近一瞧,原來是販售花布文創商品的攤位,有包包、帽子、布偶等小物,Mita挑了一個零錢包,與她的髮帶和服裝相映成趣。

老闆說,這些花布飾品都是她手工縫製的,之所以選擇花布來創作,是因為花布乘載了臺灣特有的文化情感,希望透過創作與大家分享臺灣花布的美好…

說到臺灣花布,許多人腦海中浮現著紅底牡丹紋的布料,看似簡單普通的圖案,不僅蘊含了早期臺灣和日本的美學,更是阿公、阿嬤的童年回憶。

 

大紅大花經典花紋的由來

民國50年代,隨著臺灣紡織業蓬勃發展,印染花布蔚為流行,許多人模仿日本的布料圖案,畫上菊花、櫻花,或是鑲有金邊的牡丹,再加上臺灣人喜歡紅色帶來的喜氣,形成臺灣傳統花布的經典花紋。

臺灣花布經典圖案:紅底牡丹紋

▲臺灣花布經典圖案:紅底牡丹紋(照片來源:臺中市政府官網


臺灣花布情

早期物資匱乏的年代,擁有一塊花布裝飾居家環境,已為生活增添美麗;最常見的花布用品是被套,與家人一起蓋一條花布棉被,享受著簡樸又溫暖的幸福時光。

 

花樣時代 從農村到文創

現在,花布的應用不僅止於被套,在農村也可以看到農家穿著花布衣服和袖套,斗笠上的花布巾成為田間眾所矚目的焦點。臺灣花布的圖樣也常被藝術家用來創作,還曾經被法國精品品牌選為設計圖案。

近年來臺灣花布被廣泛運用在客家文化活動上,因此誤認為是臺灣客家文化的代表,然而臺灣各族群都會利用紅底牡丹紋或其他種類的花布,屬於所有臺灣人的文化。

斗笠上的花布巾(照片來源: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官網)

▲斗笠上的花布巾(照片來源: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官網


聽完老闆的分享之後,Mita對臺灣花布刮目相看,再買一個紅底牡丹紋的手提袋,讓富有臺灣精神的花布常相伴。

 

點此下載:月曆桌布、著色畫

資料來源:
臺灣花布:收藏台灣最美麗的情感與記憶,吳清桂,大塊文化出版,2010年

發布日期:112-03-22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農場趴趴走
田園傳書香
自然科學館
Mita漫畫
元氣料理
i玩魔法書
農業生活館
市集走一回
我的學習單
著色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