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基金會於2012年發起「神農計劃」,從苗栗縣新英國小、中興國小、烏眉國小啟動食農教育實驗,2015年擴及11所學校,接著南向來到屏東縣潮州鎮4所國小,開展出課堂互動講授、校田親手實作、農場校外教學、主科融合食農、蜂蜜品嘗品味、獨居蜂大探索等寓教於樂的活動,觸發小朋友對農業、食物、環境、生態等諸般想像,也證明食農教育不只是把「作物種過一輪即大功告成」這種模式而已。
食農教育「玩法」何其多,就先從苗栗縣後龍鎮中和國小出發,一探究竟。
中和國小老師指導學生澆水於作物根部,以免葉片濺上水珠造成陽光灼傷
東北季風輕拂過山丘末梢,吹得枝椏眉目低垂、野草卑躬屈膝,卻撲滅不了中和國小師生們的熱情。
「小朋友們有摸過土壤嗎?摸土壤有什麼感覺?」
「軟軟的」、「濕濕的」、「乾乾的」、「硬硬的」。
「那土壤裡面有什麼東西呢?」
「蚯蚓」、「雞母蟲」、「蜘蛛」、「螞蟻」、「蝸牛」、「昆蟲」。
講師一拋出問題,小朋友不分年級便爭著把手舉得筆直,生怕落於人後。這不是教室裡的自然課,也不是操場上的園遊會,而是1週1次的食農教育活動。每週二下午,全校近百位師生便集合到禮堂聆聽食農知識;接著轉身到校內田地親身躬耕,讓鄰近西部濱海快速道路一側除了車嘯風吼外,還多了孩子的歡笑聲。
從2012年開始,臺灣好基金會在苗栗縣數個鄉鎮推動以食農教育為目標的「神農計劃」,3年內就招來8家贊助企業、數個執行團隊,讓小神農們從3所學校拓展到11所。
荷鋤進校園,青農團隊陪伴小校
最早開始並肩作戰的團隊是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的「廻鄉有機生活農場」,農場成員不僅勤到各所學校教導學生種植有機蔬菜,「廻鄉驛站」也是熱門的校外教學據點。後期廻鄉有機生活農場轉向組織有機農民供應營養午餐,教學任務便交棒給「Me棗居自然農園」,負責人陳淑慧再找來一大群青年農民及有志者,組成「貓裡小學團」,接續培養小神農計畫。
採訪這天,講師楊庭豪準備了3個紙袋,裡頭裝滿大大小小的紙團及紙條,再尋求3位學生上臺協助倒入透明箱子內,他解釋:「小朋友,因為土壤顆粒很小,肉眼沒辦法看得很清楚,所以我把紙揉大一點,你們要想像這是土壤,絕對不是紙球喔!」有著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碩士學歷的他耐心講解:「地球的土壤是個大藏寶箱,裡面藏了很多生物與養分,可以給植物和小動物吃,讓牠們維持生命。」
講師楊庭豪在苗栗縣中和國小的土壤課程中,與學生進行精采的即時問答
楊庭豪把臺上臺下氣氛炒得火熱,是為了讓孩子先不排斥看起來髒兮兮的東西,接下來再實際接觸真正的土壤。中和國小特別在校內揀選1塊空地,貓裡小學團則負責除草、中耕、翻土,並按年級區劃為長條狀田地,他們甚至細心地拉出適當株距、標上記號,方便小朋友找到正確播種位置。之後,1~3年級學生循著會發芽的節點,把地瓜葉扦插入土,4~6年級學生則播下硬質玉米的種子。
北風呼呼中,日如赤焰,校長張茂富於活動行前不免好好鼓勵一番,「如果種成功的話,我們學期末就在禮堂放電影,玉米做成爆米花,大家邊吃邊看。地瓜葉如果有收成,直接送進廚房幫營養午餐加菜,你們說好不好?」禮堂旋即響起一陣歡呼聲,「好!」北風與太陽交錯下,小朋友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持起鏟子就挖呀挖的,笑鬧聲此起彼落。
活動結束,陳淑慧、貓裡小學團與神農計劃負責人賴姿妙立刻聚在一起,回顧半天下來的流程,以作為其他學校的運作參考。因為他們深知,純粹種種菜,並無法滿足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就曾有人這麼嚷嚷:「老師,我阿嬤說不要再種菜了啦!她說她種的比我們學校都還大顆耶!」
1所學校1畝校田,留給孩子乾淨土地
為此,各所學校發展出不同主力作物。例如,同光國小種植花生,九湖國小栽培杭菊,坪頂國小種植紫蘇等香草,烏眉國小栽種柑橘,文峰國小種植洛神,還有其他學校選擇黃豆、硬質玉米等旱作。
為了滿足11所學校的需求,賴姿妙逐一實地拜訪,與校方討論進行方式。這麼真槍實彈演練下來,全校師生才驚覺,原來務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像是稻米不見得能順利結穗、黃豆可能只長到腳踝、落花生收成後只有寥寥幾顆,中興國小前任校長趙麗君說:「你能想像嗎? 1分耕耘有時候只有1/10的收穫。」
因而,一旦學校遇到困難,臺灣好基金會就趕緊引介不同作物的專業農夫伸出援手。平時,貓裡小學團、老師、臺灣好基金會使用LINE群組保持密切聯繫;師生巡田時若發現什麼病徵,也會立刻拍照傳給農民,尋求專業建議,而不是等到病入膏肓才求救。
臺灣好基金會「神農計劃」負責人賴姿妙穿梭苗栗與屏東各所學校,為推動食農教育的靈魂人物
藉由這個平臺,貓裡小學團集結了有志從農的年輕人和鄰近的農夫形成在地團隊,一方面提供經營校田的知識,也給予青年農民交流機會。
除了無形的食農教育外,神農計劃還提供有形的有機蔬菜給學童享用,每天至少1道,賴姿妙指出:「1所學校、1畝校田,留給孩子乾淨的土地,是這個計畫的主軸,所以我們希望每所學校的營養午餐都能使用在地蔬菜,支持地方有機農民。」
此外,臺灣好基金會也發揮文化創意專長,聯合學校將校田作物昇華為「6級化」。例如,坪頂國小在顧問老師、臺灣原味創辦人吳美貌的提醒下,用網子架高紫蘇來日曬乾燥,以免蒙上灰塵;學生還主動利用暑假到學校製作茶包,再由贊助商送到上海的市集義賣,成果斐然,激勵他們今年進一步發想出「香草鹽」。
苗栗的神農計劃5年下來,推動得有聲有色,不僅在許多小朋友心中搭起產地到餐桌的橋梁,更在家庭、社區之間激起層層漣漪,這般豐碩成果能否散播到其他地方呢?
Me棗居自然農園負責人陳淑慧以手指示意播種深度,教導小朋友栽種玉米
科普教育入食農,賞蜂認識自然界朋友
在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大力贊助下,屏東縣潮州鎮南州國小、四林國小、潮南國小、潮東國小成為下一波神農計劃的幸運兒。且因賴姿妙和臺灣好基金會潮州辦公室主持人吳佳芬牽線安排,許多校長、老師積極前往苗栗見習。潮東國小校長顏秀玲更身體力行,把自家後院闢成菜園練習種菜,短短2年即發展出以「科普」為主軸的食農教育課程。
不同於苗栗縣11所學校各有重心,潮州鎮4所學校食農教育課程統一規劃、自成系統。負責執行的「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蘇立中指出,蜜蜂是農作物的重要授粉者,但是這些年來蜜蜂減少、蜂蜜減產時有所聞,連帶威脅到農業與生態,所以「蜂」是相當重要的食農議題。為此,舞春食農工作室分別針對低、中、高年級設計相關系列課程。
團隊成員黃富榆有著豐富的農場工作經驗,負責教導低年級學生基礎知識。例如,什麼是昆蟲?昆蟲的頭、胸、腹部在哪裡?哪些昆蟲會訪花?豆娘、蜻蜓怎麼分辨?諸如此類俏皮趣味的問題,循循善誘小朋友探索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出現的「朋友」。
蘇立中則替中年級學生準備「品蜜課」,孩子們必須利用各種感官去分辨純龍眼蜜與調和龍眼蜜的不同,包括用眼睛觀察顏色深淺、判斷蜜水攪拌後產生泡沫的粗細快慢、嗅聞香味是否濃郁、舌尖感觸味道偏甜或偏酸等,大部分學生顯得格外興奮。他指出:「其實3、4年級學生的味覺記憶已經越來越強烈,這個時候如果安排一些品味、品嘗的課程,他們對真正食物的印象就會更深刻。」
苗栗縣文峰國小老師在研習課程中製作洛神果醬,藉此認識正確的食品加工,流程之一為使用甜度計檢測甜度
舞春食農工作室還邀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博士班學生王庭碩擔任講師,教導高年級學生認識蜂類,並學習分辨蜜蜂、獨居蜂和虎頭蜂的差異。
王庭碩向學童解釋,一般人熟知的蜜蜂會群居在六角形的蜂窩或蜂箱裡,可產蜜;獨居蜂則是少少幾個姊妹住在一起撫養幼蟲,不產蜜,所以常被人忽略。他將這些不具知名度,卻有極高授粉效益的獨居蜂比喻成偉大的「單親媽媽」。
王庭碩特別帶來自製標本給小朋友傳閱及摹繪在學習單上,同時穿梭在各組之間提醒蜂類特徵。例如,「腳上有沒有毛?腳上有毛的是吃花粉的,沒有毛的是吃肉的。」「牠們身體的顏色都不太一樣喔!如果屁股是藍藍的,你們就要用彩色筆在學習單上著色喔!」「有的獨居蜂比蜜蜂還大,有的和蒼蠅一樣小,每1組的標本都不太一樣喲!」
對於將辛辛苦苦製作的標本當成教具,王庭碩泰然自若地說:「常常有人提醒我,標本可能會被摔到,可是我覺得給小朋友學習更重要。因為如果從頭到尾只看課本上的圖片,一旦走到戶外就很難認出真正的昆蟲了。我希望學生能親眼看見實際標本,增加判斷力。」
食農連結各學科,城鄉差距大逆轉
除了傳授知識的室內課、親手實作的體驗課,以及有機農場校外教學這3種模式外,潮南國小還設計別樹一幟的主題式教學,獲得「屏東縣理念學校」榮銜。
潮南國小校長林秀玲曾以「香草」為主題安排為期1週的食農教育課程,在這段期間,各學科老師會暫時把課本放到一邊,自行編輯與香草有關的教材或活動。例如,國語課老師找出與香草關聯性高的科普文章,學生遇到不懂的生字或語句再圈出來,大家一起查字典或推敲文意。
數學課則是到校田實地測量,真實感受公尺、公分的概念,還以校田為基準繪製比例尺圖示。又因6年級的社會課本介紹社會中的商業行為,老師便帶著學生製作香草產品,還舉行1場別開生面的交易體驗活動,讓全校師生持著商品券兌換,學生也使出渾身解數拍賣行銷,場面活絡熱鬧。另有老師引導學生上網搜尋食譜,料理出五花八門的香草醬料及餐點,如青醬、九層塔水餃、披薩等。
經過1週夏令營式的食農教育,學生反應極佳,林秀玲說:「每個老師都累翻了。」但後續老師們仍努力不輟,充分利用寒暑假及每週三下午空堂時間備課,期望把這種突破框架的教學方式延續到整個學期,激發孩子的學習潛力。
食農教育從在地扎根做起,才有機會拉近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相較於寸土寸金、人口稠密的都會學校,必須利用學校頂樓或魚菜共生系統節省空間,在農村裡,農地、農人、農作物就是豐沛的寶藏。「城鄉差距」一詞,不再代表鄉村資源落後,相反的,農村還擁有都市所欠缺的資源。
例如,位於苗栗縣後龍溪口的同光國小,其砂質壤土極適合種植落花生,不僅是當地特產,也是校田的主要作物。賴姿妙回想某次在同光國小觀課時,1位家裡種植落花生的小男生被拱上臺侃侃而談,被同學冠上「花生王子」的封號,當時他的眼神流露出的自信與驕傲,讓她印象深刻。
2018年剛好是同光國小百年校慶,賴姿妙已和校方討論,要把校田裡的落花生乾燥後放進小玻璃瓶內,做成「好事花生御守」,藉此鼓勵學生盡全力種好作物。
農業畢竟是一門看天吃飯的行業,努力與收穫不見得百分之百成正比,因此各所學校均不要求孩子一種就要成功,更重要的是培養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等能力。此外,維護校田需要團隊合作精神,照顧作物則有賴愛心與耐心,這些素質都將留在他們身上,一輩子受用。
本文轉載自農傳媒《小校玩出大創意,農業扎根年輕化》,並經同意編輯內文
內容提供/ 豐年雜誌 文/ 張家維、黃重豪 攝影/ 謝佩穎
發布日期:10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