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種植時令蔬菜為主的「小瓢蟲農場」,由民國82年成立到現在,是臺灣第一個經「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認證的有機農場,而創立這座有機農場的場主,就是具有判斷迅速果決個性的巫建旺,從誤會從農就是過悠哉生活,到積極推動當地產業文化,聽到有人因吃了他所種的蔬菜而使得身體變好,這是對他最大的回報。
◎農藥傷害土地也傷身
「從小就看父親噴灑農藥,更常看到鄰居因為噴灑農藥時吸入過多而送醫,我深刻感受到農藥對於土地與人傷害的嚴重性。」曾經從事於營造業,經歷過紙醉金迷的應酬生活,巫建旺後來嚮往著大自然單純的田園生活,因此放下他的事業,拿起鋤頭投身於農田間,成為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在從小深刻體會到農藥有多麼傷害土地及人類的想法下,他決定走向經營有機農場的路途,透過臺中改良場的指導,利用微生菌發酵來取代農藥制止害蟲,並四處請教專家,改良種植方式,至今已成為許多有機農場師法對象。
早期有機蔬菜並不盛行,在不知道可以賣到哪裡去的情況下,巫建旺只好自己賣,無意間變 成了會員制,如今雖然生機飲食專賣店紛紛成立,但已經習慣親自面對客人的巫建旺,依舊選擇維持會員制,比起有機這個頭銜,他更重視品牌;加入會員前,巫建旺必定會希望消費者先到農場看看再決定要不要入會,對於這些要吃下肚裡的東西,他一直都比消費者都要來得謹慎;只要聽到有人因為吃了他的蔬菜而讓身體有了改善,讓個性嚴肅的巫建旺也不由得露出笑容,這些對他而言是最大的鼓勵。
在經營會員的過程中,也曾發生過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曾有會員來電說她不要某些蔬菜,並且將那些不要的蔬菜直接丟掉,「我聽了當下真是心疼。」,巫建旺說,「這是我每天當自己小孩拉拔大的蔬菜,怎麼可以這樣丟棄?」於是他當下就決定要斷貨。
◎現代農夫要走出自己的尊嚴
對於農業,巫建旺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普遍世人都會認為,回去種田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或許以前是,但現在絕對不是,「現代農夫需要重新定義,農夫本身是否具有開拓性與可分享性是很重要的。」巫建旺認為,如果真的把農夫當成一種職業,就會更愛惜自己的土地與作物,就跟任何的工作一樣,不要抱持著不得已的心態,期望短期獲得利益,看到更好的機會就跳走,這根本不可能把本業經營好。
巫建旺的個性嚴肅,對於該做的事情他會在思考與聽取意見後,立刻著手進行或改變,對於過程中必定經歷的挫折他也甘之如飴,他並不覺得農民很可憐很辛苦,就跟所有的工作一樣,這都是自己選擇要走的路,遇到挫折不是抱怨而是要克服,自己所作所為,後果本來就是要自己承擔,巫建旺瀟灑的說,「農民不悲情,農民應該走出自己的尊嚴來。」
另外,他也不認為作物只要冠上有機就可以無限上綱,「它不過就是米、就是蔬菜而已,只是種植方式不同,大眾不要對有機有過多的詮釋與想像。」對他而言,米就是米,蔬菜就是蔬菜,他只不過是將這些作物,還原成他們最原始的面貌。 現在巫建旺除了種植有機蔬菜外,也致力於當地產業文化的發展,有別於以往的單打獨鬥,而是透過產業之間的串聯將東勢這塊土地拓展開來。曾經以為回歸鄉土後可以悠哉度日,但望著那每天滿滿的行程,他知道那不過是外人對他們的誤解,就如同還原作物的面貌那般,販賣農場品就跟商場銷售一樣是個商業行為,不過不同的是,有著更多的良心與用心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