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鴨稻(全年) 金針花 賞鳥(秋天) 螢火蟲 鮮豔的天人菊耐風也耐旱 九月份 白露 點點星空下,團聚共享天倫樂,喝茶、吃柚、共賞中秋皎潔圓月 金麥浪 金黃色、雪白色的杭菊佈滿整地 賞櫻花 賞桐花 賞鯨 溫室(全年) 吃西瓜 洋桔梗(秋天)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藍染(全年) 文旦(秋天)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植物達人動物達人
自動化農作第一人 經典神農詹朱金

  談起全國第一套豌豆苗自動化生產系統,詹朱金沒多說辛苦的部分,只是半開玩笑的說:「錢不夠了,就再賣塊地籌錢,繼續改良。」但他強調,器械問題在數十年的研發過程中,僅排在第二位,「耐心」、「耐力」才是關鍵,只有做好長期投入的心理準備,才能在不斷改變的潮流裡時時領先。

一人可抵七十人用

  高齡七十七歲的詹朱金先生,是2007年「十大經典神農選拔」活動中最年長的得獎者,他以「豌豆苗自動化生產系統」獲獎;談起投入研發的過程,他表示,當年因為健康的問題求助醫生,才發現入口的東西要管制,於是他改變飲食習慣,以蔬果為主,少食肉類,不料卻發現,他食用的市售芹菜拿去給朋友的養殖場餵鵝,結果鵝食用後死了一大半,所以他驚覺即使是多吃蔬菜,也不能避免毒物入口,因此他便決定轉行當起農夫,吃自己種的有機蔬菜。

  早期農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且人員的素質也攸關著蔬菜的品質,由於好的工作人員不易尋找,所以詹朱金在西元1977年決定投入自動化生產的研究,以解決人力的問題,不料這項決定一晃眼就是 30年的投資;直至今日,即使他的福田綜合農場已是臺灣第一家自動化生產之蔬菜工廠,但他不以此自滿,在詹朱金眼中,福田綜合農場仍有很多小缺點要再改善,包括機器運作的流程等等,看來對「完美」這兩個字的定義,神農們顯然有更高的境界。

  詹朱金指出,蔬菜種植的環境相當潮濕,濕氣容易造成電腦等機密設備的損壞,因此光是研發適合在溫室裡操作的機具,即讓協助的專家學者大傷腦筋,而且還常常需要尋求其他單位的聯合研發,這其中除了求教官方的農改所之外, 還包括臺大生機系教授,以及更多的民間企業;他說,無法計數的人力、物力投資,才讓這套系統逐漸順暢,詹朱金滿懷感恩的相信,若少了背後這些溫暖的支持, 光靠自己一個人絕對不可能得到這些成就。

  目前,詹朱金栽培的豌豆苗全部由機械處理,從播種到採收,僅需5~6人處理,甚至某些時候僅需1人操控機器即可,與以往動輒70~80位的人力相比,差距相當大,因此他開玩笑的說:「我的農場是一人農場。」;他並指出,自從實施自動化之後,大幅減低可能因為人員疏失所產生的缺點,並進而造就商品規格化、品質整齊的優點,無形中大大提高商品的競爭力。

有心,才能找出自己的特色

  由於品質優良且穩定,因此詹朱金所生產的蔬菜榮獲包括MOA自然農法等多項認證,自然也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從業人員觀摩的對象,其中更有不少人提出合作的要求;對此詹朱金表示,投入自動化生產的成本相當高,加上每個農場的環境條件不同,所以不是同一套設備都適用於每個菜園,因此這套系統暫時仍只在福田綜合農場運作。

  他強調,「有心」才是關鍵,除了要有隨時提升設備的打算,更要瞭解植物的生態,進而愛護、重視植物;所以為了培育最好的蔬菜,詹朱金可是為蔬菜作SPA,蔬菜每天沐浴、落塵、運動不斷,以提供最好的生長條件,而且還會因應氣候的變化調整灌溉的水溫,像是冬天的灌溉水為22℃,夏日高溫時,灌溉水甚至只有5℃。

  正因為「有心」,所以詹朱金即使為了自動化生產系統賣了些地、有時候也需要花上百萬元維修機具,但他卻不為資產的減少而露出愁容,反而開心的說:「因為投入蔬菜的生產,他賺到了有錢也買不到的健康。」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2662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探訪農村
季節旅遊
二十四節氣
桌布下載
自然科學館
i玩魔法書
歷史文化館
農場趴趴走
Mita漫畫
春季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