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曬秋柿(10.01~12.31) 管芒花(10.01~12.31) 新年好(10.01~12.31) 焢窯(10.01~12.31) Mita包裝烏魚子 藍染(全年) 搓湯圓(10.01~12.31) 賞煙火(10.01~12.31) 溫室(全年) 芒花隨風擺盪就好像是波浪一般 鴨稻(全年) 金黃色、雪白色的杭菊佈滿整地
飛機的起源-竹蜻蜓
facebook分享
 

 

Mita把一小片竹片的左右都削出一定的角度之後,中間插上一根竹棒固定好:做好了!不知道可以飛多高呢~  Mita把雙手前後搓著竹棒讓竹片旋轉後放掉,竹蜻蜓就飛起來了!

11月桌布圖片

別小看竹蜻蜓的構造簡單,它可是影響了人類飛行的一大功臣!早期農村玩具都是以手邊有的材料製作為主,其中竹蜻蜓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且容易製作的玩具;但聽到竹蜻蜓可能我們更容易聯想到的是《哆啦A夢》裡大家都想要的道具—可以飛到想去的地方的那個竹蜻蜓,不知道大家小時候玩的時候有沒有也幻想過戴上竹蜻蜓也許自己也可以飛起來呢?

竹蜻蜓圖片

葛洪《抱朴子》載:「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雖描述誇張,但文中的飛車,即是飛行玩具竹蜻蜓。

竹蜻蜓是由何人發明已無法考證,但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時代和隨後的漢朝;從大自然中蜻蜓飛翔的樣子仿製而成,最早便是作為一種兒童玩具出現;這構造簡單且神奇的玩具令西方傳教士驚嘆不已,並稱竹蜻蜓為「中國螺旋」。

一台直升機的圖片

竹蜻蜓在18世紀傳入歐洲,啟發了之後被譽為「航空之父」的英國人喬治·凱利,透過仿製和改造竹蜻蜓,慢慢悟出螺旋槳的原理,對人類飛行的研究推進了很大的一步,也給許多發明家帶來了設計製作直升機的靈感;萊特兄弟也是受竹蜻蜓的影響發明了飛機,讓人類能飛上天空。

竹蜻蜓之後演化而來的發明

雖然竹蜻蜓本身並沒有直接變成高科技產品,但衍生設計出的螺旋槳被應用在許多領域中,發電機、無人機,甚至電風扇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有著竹蜻蜓的旋轉機制。

即使現在竹蜻蜓的材質由竹片改為塑膠,變得更多顏色、重量也較輕,能飛得更高更遠,但結構及玩法從未變過,當雙手放開,旋轉的竹蜻蜓向天空飛,依舊能帶給大家想搭著竹蜻蜓飛上天的想像。

實際上NASA研究指出若像《哆啦A夢》裡在頭上裝一個主螺旋槳,會因為螺旋槳的旋轉力身體也一起旋轉,也因為只有螺旋槳支撐,身體呈現上吊狀非常危險。第二種方法是像直升機一樣加裝尾槳,但這種方法等於由要脖子支撐全身負擔非常大,為避免上述這兩種情況可能只能像滑翔翼一樣的構造加裝螺旋槳,這樣的確可行,但其實這等同於一架單人直升機……已經不像竹蜻蜓了。

 

發布日期:114-11-04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下載行事曆
Mita好朋友
田園傳書香
探訪農村
冬季植栽
春季植栽
Mita漫畫
秋季植栽
夏季植栽
我的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