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鴨稻(全年) 溫室(全年) 藍染(全年) 管芒花(10.01~12.31) 十一月 小雪 天氣轉涼,金黃稻穗低著頭,靜靜等待豐收的那一刻 賞煙火(10.01~12.31) Mita包裝烏魚子 曬秋柿(10.01~12.31) 搓湯圓(10.01~12.31) 金黃色、雪白色的杭菊佈滿整地 焢窯(10.01~12.31) 芒花隨風擺盪就好像是波浪一般 新年好(10.01~12.31)
 
 
  提升糧食自給率 全民動起來
  聽音樂、開機器 年薪百萬的青年雜糧農夫
  臺灣大豆向前衝,開創農業新「黃」金
  臺灣也有好小麥
  牽一價而動市場價的飼料玉米

黃小玉總動員

臺灣大豆向前衝,開創農業新「黃」金

國產大豆

  一般人都以為黃豆就是大豆,但其實黑豆、青皮豆都是大豆的一種;另外,我們愛吃的小菜-毛豆,其實也是大豆,只是在還沒完全成熟前立刻採收、加工,就變成我們最愛的小菜了!

  不論是豆漿、豆腐、醬油到沙拉油,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說離不開大豆。臺灣一年進口約200多萬公噸大豆,但我們一年生產的大豆只有約200公噸,明顯不足;而毛豆卻有大規模的栽培,更是農產外銷的主力商品,每年為臺灣創造大量外匯,所以也被稱作「綠金」產業。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臺灣毛豆生產力上十分強勁,但在大豆栽培上卻還有加強空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的吳昭慧副研究員表示,毛豆生產除了田間管理,最重要的是採收後的加工,以及能提早採收、減少氣候風險,加上外銷價格好,自然吸引農民種植;但在大豆生產上,本土大豆得和國外量多、便宜的進口大豆競爭,使得本土大豆產量越來越少。

  不過,近年來在安全飲食風潮帶動下,反而有越來越多人願意購買國產大豆。吳副研究員說:「臺灣的大豆新鮮,加上許多農民進行生產履歷認證及申請吉園圃生產,減少農藥殘留問題,甚至有更多農友栽培有機黃豆,不但能讓消費者享用到安全健康的黃豆,也能和國外進口的低價黃豆做出差異化。」加上企業認同地產地消的概念,不少知名的蔭油公司和豆腐業者也開始選用臺灣黑豆及黃豆,甚至和農友契作,都是希望讓大家吃到臺灣大豆的好滋味。

利用當地生產的黑豆做成的「黑豆蔭油」,是下營區農會的熱賣產品  像是臺南市下營區農會就是大豆加工、行銷的佼佼者,農會推廣股黃銘鋒股長表示,過去黑豆不是下營的特產作物,在臺南農改場育出黑豆臺南3號、5號、8號等品種後,便決定要讓臺灣自己培育的黑豆發光發熱,所以先找農民契作,農會則負責研發黑豆系列產品,蔭油、豆腐乳、豆豉、蔭瓜、洗髮乳、沐浴乳、黑豆茶等產品便應運而生,成為農會熱賣的暢銷產品,其中光是「黑豆蔭油」每年就可以銷售15到18萬罐。

  提升大豆等國內重要雜糧產量,是政府相當重視的農業方針,因此農委會推出「活化休耕地」及「小地主大佃農」等政策,鼓勵休耕田多種植大豆等雜糧作物,不但能提高農民的收益,也提升糧食自給率減少對進口糧食依賴,更重要的是,消費者也能品嚐到新鮮、健康的國產大豆,可說好處多多,也期待國產大豆能繼續發光發熱,和毛豆一樣成為農業新「黃」金!

(照片由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下營區農會提供)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歷史文化館
元氣料理
i玩魔法書
著色畫
夏季植栽
探訪農村
桌布下載
冬季植栽
下載行事曆
我的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