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一般是指被應用在科學研究上的動物,更確切具體的定義則是指被運用在研究與教學、法定安全性測試以及生產生物性製品等的動物。人類應用實驗動物進行研究已經有數千年時間,這和西方的醫學研究歷史有相當大的關係。大部分的動物實驗應用,以醫學、生物學、獸醫學及農學領域為主,近年來,生物科技與醫藥發展漸趨重要,許多研究亦需要利用動物實驗進行,生物醫學越發達的國家,所使用的實驗動物的數量和種類也越多。研究者利用實驗,使動物展現在研究狀況下自發、或是經人為誘導所產生的特定疾病或生命現象,當這些現象與人類所發生的現象相似時,該動物便可被當成「模式動物」,代替人類進行種種實驗,用來進一步瞭解行為或是疾病形成的機制。
從二十世紀開始,科學家陸續育成許多種純品系的小鼠和大鼠作為實驗動物,這些純品系的鼠具有特殊的遺傳特性和疾病模式,因此為生物醫學界所採用。根據調查,西元 1990 年左右,全世界實驗動物的使用量約有 5,000 萬隻,其中美國約使用 2,200 萬隻,歐洲約 1,180 萬隻,日本約 250 萬隻,而臺灣約有 60 ~ 70 萬隻。目前國內使用於醫學研究的動物種類中,約有 86 %為小鼠、大鼠和其他 囓 齒類動物(如倉鼠、天竺鼠),9 %為魚類,其餘則包含豬、牛、羊、兔、貂、犬、貓及猿猴等各種動物。應用於各科學領域的數量,藥物研發占 20 ~ 25 %,疫苗研發及測試占 15 ~ 20 %,毒理及安全性測試占 15 ~ 20 %,癌症研發占 10 ~ 15% ,另外大約 30 %供基礎生物醫學研發、遺傳、診斷、實驗外科及教育訓練之用。
我國的「動物保護法」中將實驗動物也列入保護範圍內,動物種類則以脊椎動物為主。民國 93 年,全國已設置有 196 個動物實驗管理小組,涵蓋大專院校、醫院、藥廠及試驗研究機構等機關;根據規定,管理小組成員中必須有一位獸醫師,或是經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機關訓練合格之專業人員。所有研究者或大專院校教師如果需要使用脊椎動物作科學應用,都需要向該機構的動物實驗管理小組提出申請,包括動物種類、品種、數量、使用方法和死亡方式都必需審查通過,才能進行該項研究或教學。而從民國 92 年開始,研究人員的計畫若是由政府經費資助者,使用脊椎動物進行實驗,需要檢附動物實驗管理小組的審議核可文件;另外,在國內刊物所發表的論文內容如果涉及脊椎動物實驗,也必須檢附動物實驗管理小組的核可文件才能夠刊登。
西元 1959 年時,英國動物學家 Russell WMS 以及微生物學家 Burch RL 共同發表了一篇「人道實驗技術原則《 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文章,這是科學界首度提出對動物試驗的專業訴求,研究人員也因而開始正視實驗動物權利。文中提到,為了增進動物福祉,進行動物試驗時應該遵循「取代」 (Replacement) 、「減量」 (Reduction) 、「精緻化」 (Refinement) 三項原則。「取代」即為減少動物的使用量並尋求替代方案,「減量」則是藉由統計方法減少動物的使用量,可避免過多重覆或不必要的試驗不斷發生。「精緻化」的原則包括三項要求:
一、必須對操作者施行訓練,以降低因技術不純熟而 導致動物疼痛及緊迫。
二、適切地利用鎮痛劑及麻醉劑來減少動物的痛苦。
三、而當動物試驗確定必須執行,應選擇神經生理感受性最低的物種,並將使用數量降至最低,以及使用產生痛苦最少的方式。
目前大多數的研究人員多已實施減量及精緻化,正積極尋求動物替代方案。也有越來越多國際知名的生物醫學期刊,要求投稿者必須加以提供實驗動物的必須性、使用數量以及處理方式等資料一同審閱,以保護實驗動物。
人類利用無數實驗動物的寶貴生命,換來現有的文明及健康。對於這些默默犧牲奉獻的動物們,尊重維護牠們的生命與權利,不僅是當前國際先進國家的思潮與趨勢,也是人類對受苦的實驗動物們所唯一能盡的一份心意。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