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柚變成蜜糖、果醬、柚皮糖
八月桌布mita採木耳
黑嚕嚕的木耳怎麼來
臺灣杉做成的木凳(圖右前方);桌子和靠...
有特色的木頭 國產木材
洛神葵色澤艷麗,果將、蘋果酸含量高。
果膠、蘋果酸含量高 養顏美容的豔麗紅寶石—洛神葵
蘆筍培根起司捲
扁蒲
希望廣場有屋頂不怕大太陽、下大雨,外面...
臺北希望廣場 當季蔬果週週買
林佳樺與父親共同養殖臺灣鯛魚。
林佳樺開發常溫食品 為臺灣鯛魚加值
喜歡吃營養午餐嗎?
大、小學生合作 為營養午餐添新意
不只能吃還能染布的柿子
生活小學堂 不只能吃還能染布的柿子 (教材下載)
噶哈巫Amo來了!
每塊方巾的藍色都不一樣!
藍染工藝 傳統也能很美麗
早期人們需要倚賴採集、狩獵獲取食物。(...
走入山林 原住民的狩獵智慧
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
悠閒的午後,靜下心來泡壺好茶吧!
走訪茶鄉,亮點茶莊變身觀光景點(二)
我的無米樂
種子有著薄薄透明的翅膀
開花像火焰、種子裝翅膀~火焰木種子盆栽
它叫垂葉武竹,雖然名字裡有個『竹』,但...
叫竹,卻不是竹~垂葉武竹種子盆栽
挑選地瓜葉,選擇葉片完整,寬大、新鮮。
盆栽地瓜葉 扦插超好種
豆芽菜是豆科植物的嫩芽
簡單易上手 種出健康豆芽菜
里山是指由聚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
抑制外來種蔓延的方法
黑鮪收穫
漁業衝擊
黃山雀
台灣的特有種鳥類
國土保育
黑面琵鷺攝影精選集
113年9月
當月份桌布-月曆版 期間限定
Mita版
113年9月份著色畫
Mita樂活之節能減碳篇
廟口埕
一隻遠從西伯利亞來的小白鶴,因迷航而意...
金美國小附幼與小白鶴邂逅的奇幻旅程
最喜歡在田裡捉金龜子的許語芮,可以從金...
與自然共舞,享受田間生態的許家三姐弟
老三靖諺貼心地主動去幫媽媽採龍鬚菜
阿里山小少年製茶 導覽 野炊 樣樣通
賴青松家門前的菜園租給年輕人種田,以菜...
穀東俱樂部,織夢的快樂一家人
農糧署兒童網
農業知識入口網植物圖鑑
行政院兒童e樂園
Perma- culture在臺灣被翻譯為「樸門農藝」,顧名思義是一種簡單樸實的農耕作法,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得以讓環境永續發展,也有人稱之為「懶人農法」,在國外行之有年,但是在臺灣才剛起步,而且在臺灣真正將Perma-culture落實於生活中的人,卻是來自於國外的Peter。
◎資源再利用從自己做起
稱Peter為外國人似乎有點不太恰當,因為他已經在臺灣生活十五年以上,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問起有關Perma-culture可是滔滔不絕。 Perma-culture是一種概念、一種設計系統,如何將地球的能源有效地發揮利用,如何將「資源再利用」妥善應用於生活中,都屬於在這範疇裡頭,儘 管有人也曾將此方法稱為有機農業,不過Peter認為Perma-culture的範圍更大、更廣,因為和科技、農業、都市發展等各種方向都有關係,但重點都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如何不過度浪費資源,這才是Peter最關心的部分。
Peter擔心,居住在城市的人若是永遠都依靠外界的力量生活,忘記如何種植、如何下田,有一天也會忘記如何生活,因此從自己開始做起,將「資源再利用」真正落實於生活中,陽臺上的器具、花盆全都是「撿來的垃圾」,利用收集來的雨水和廚餘給植物和蔬果養分,Peter笑著說:「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菜可以摘採,真棒!」
◎擅用空間種作物用自給自足
為了充分地讓空間被利用,Peter與鄰居們於社區的空地種植農作物,木瓜、香蕉、芋頭、玉米等,各種蔬果種植於觀葉植物中,不仔細介紹還以為是雜草呢!不依靠遠方的資源,就近利用土地和能源就能取得食材,就可以減少貨運往返而間接地達到不浪費石油的目的;隨時收集廚餘和落葉,妥善處理後就變成天然且優質的有機肥料,而做到了垃圾減量、資源再利用;利用被丟棄的器材和垃圾製作成了收集雨水的工具,Peter自家陽臺上的植物幾乎不依靠水龍頭的水澆花。這些概念,都是 Perma-culture的一種實行方式。
在社區的空地種植農作物,雖然是一種資源利用的方法,卻也曾遭到社區的部分居民反對,幸好,大多數的人不但接受並且開始認同,Peter只簡單的說明了五次關於Perma-culture的課程說明後,每到週六早上,居民們都會自動自發的到原本是垃圾回收場去整理農地。由於蔬果的種植方式接近自然,利用廚餘、瓦楞紙、堆肥等,不用特別照顧也能有所收穫,甚至本來未參與的居民都會跟著來關心生長過程和結果。
現在,Peter和社區居民不定時的聚會,將自製的太陽能鍋作為烹煮的方法,在餐聚中討論、交流意見,讓大家都能落實Perma-culture的理念。 Peter當然也歡迎社區外的人一起共同參與,不過他不急著往外走出去,從自己和身邊的人開始做起,希望漸漸地被大家接受並一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