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颼颼的冬天,來一碗熱呼呼的紅豆湯,是最溫暖的享受了!還有,小朋友喜愛的卡通人物哆啦A夢,最愛的甜食銅鑼燒,也是以紅豆為餡。小小一顆紅豆,收服了多少人的心啊!
早期農村以種稻為主,在兩期稻作之間的空檔,農民也不會浪費,會種植一些成熟期較短的作物,也就是所謂的裡作,從時間上就分為夏季與冬季裡作。而紅豆,就是屬於冬季裡作,通常在10月播種,隔年1月就可以採收。它可以單獨煮食,近年來因為健康飲食而風行的五穀飯,就加了紅豆;在日本,遇到有好事發生或是特殊的喜慶場合,也會以糯米煮成紅豆飯,取其吉利的紅色,跟大家一起慶祝及分享喜悅。紅豆更是各種糕餅內餡的重要來源,所以種植十分普遍。
臺灣的紅豆產區集中在高屏區,5千多公頃的紅豆田,屏東萬丹鄉就占了近三分之一,由於土質肥沃、秋冬日照又充足,生產的紅豆顆粒飽滿香氣足,是非常著名的在地作物;高雄的大寮、美濃區也是生產重鎮。經過育種改良,臺灣目前有高雄1號至高雄10號等9個品種(沒有高雄4號),原先以高雄8號最普遍,但它的顆粒較小,因此95年培育出高雄9號,產量高、品質佳又耐蟲病害,101 年則又誕生了高雄10號。
採收紅豆與一般作物不同,要等它葉子乾落,豆莢才會真正飽滿,但是,紅豆不可能同時落葉,收割機可能會被尚未乾燥枯黃的葉子卡住受損,農民為了方便機械化採收,往往會使用落葉劑讓葉子快速掉落。農委會曾經核准以巴拉刈作為落葉劑,雖然經過安全期限,對紅豆的食用其實安全無虞,但是,農藥會對土壤生態造成影響,對噴灑者有害,一般消費者也觀感不好,因此105年已經禁用,農改場改以氯酸鈉取代,更有愛謢環境的農友,開始依循自然法則,改變自己的收成方式。
要等紅豆自然熟成,時間就要多拉長一週至半個月,農友要冒的風險就很大,長得快的植株會過熟掉落,有時是無法預期的大雨災損,產量比使用落葉劑的少很多。也有農友會以人工採收再進行日晒乾燥,但人工成本就更高了。
外皮較薄,顏色鮮紅,富有光澤,顆粒飽滿的紅豆,品質最好。如果沒有開封,可以裝在乾燥容器放置陰涼乾燥處,冷藏則能保存更久。紅豆屬高蛋白質、低脂肪的五榖類食品,膳食纖維、維生素B及鉀、鐵等營養素含量也非常豐富,還含有皂角甙,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利尿又潤腸。不過紅豆食品通常會加糖,小心過度貪吃會變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