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螢火蟲 賞櫻花 賞鳥(秋天) 金針花 溫室(全年) 洋桔梗(秋天) 鮮豔的天人菊耐風也耐旱 吃西瓜 賞鯨 金黃色、雪白色的杭菊佈滿整地 金麥浪 藍染(全年) 文旦(秋天)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鴨稻(全年) 賞桐花
割稻曬稻不簡單
facebook分享
 

  稻子收割之後,還有保留一些水分,如果沒有馬上處理,濕濕的稻穀就會因此發芽,所以收割後的第一件就是要把稻穀曬乾,才不會讓農夫的心血白費了。

Mita戴上斗笠幫忙曬稻
Mita戴上斗笠幫忙曬稻

  農夫最常使用日曬的方式將濕稻穀曬乾,曬穀需要平坦的空地,鋪上一層超大的帆布,再將稻子鋪上來,收割的季節常常可以在馬路或者廣場看到農夫曬稻子。

利用「脫穀機」將稻穗上的稻榖脫落
利用「脫穀機」將稻穗上的稻榖脫落

  翻穀的動作並不難,就是把稻穀堆成一條一條的山丘,中間要預留一些空位,每隔一段時間用耙子翻一下,一下全部攤平,一下小山丘變大山丘,將最外面曬過太陽的稻穀刮下來,翻到預留的空間,刮個三、四次攤平,裡層的翻到外層接觸陽光,讓埋在底下的濕稻穀翻出來曬乾,每一粒都曬得很均勻。

利用「風鼓機」過濾不飽滿的稻穀。因稻米中飽實的穀粒較重,利用風力將空心或不飽滿的稻穀吹走,留下飽滿的稻穀。
利用「風鼓機」過濾不飽滿的稻穀。因稻米中飽實的穀粒較重,利用風力將空心或不飽滿的稻穀吹走,留下飽滿的稻穀。 

  傍晚的時候,再把所有的稻穀都集中在一起,堆成一個大山丘,蓋上草屏防止早上露水的濕氣,隔天重新攤開來曬。看到烏雲時,農夫們也會趕快稻穀堆起來,蓋上帆布,不然下雨淋濕稻穀,泡過水的米就不好吃了。

曬稻需不斷的去翻來翻去
曬稻需不斷的去翻來翻去

  等到稻子快曬好的時候,翻稻子的聲音,就會聽起來很乾爽,清脆悅耳的喀嚇喀嚇的,如果天氣很好每天都出太陽,大概經過一週左右的日曬,就可以打包儲存;但如果每天都陰陰的,稻子曬乾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把曬乾的稻子收起來,帶著斗笠避免日曬太久
把曬乾的稻子收起來,帶著斗笠避免日曬太久

  另外,打下稻穀後的稻梗更是農夫養田的好方法,把稻梗鋪在稻田上,再打入土中,在稻田裡種植綠肥植物,等到插秧前二至三週,把綠肥攪入土壤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就會分解這些天然的肥料,達到涵養稻田的目的,又可以減少化學肥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一舉兩得的方法呢!

※圖片來源:農村風情網-富麗新農村-在地故事

發布日期:105-10-19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歷史文化館
市集走一回
春季植栽
我的學習單
秋季植栽
夏季植栽
著色畫
季節旅遊
田園傳書香
冬季植栽